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
這是福智基金會的理念,也是眾多福智青年積極學習向上的信念,我個人非常贊同、認同這樣的理念。而且,我覺得這樣的信念應深植在教與學習者每個人的心中,因為唯有從內心發出,才能成為持之以恆學習的動力。從事教育服務工作的人,應該要隨時檢視自己身負的這個重大使命!
當然,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,深植心中的信念也早在小時候就已慢慢養成。我記得我小時候很喜歡閱讀,鄉下農村沒有甚麼書籍,所以我連父親的議會議事錄,也讀得津津有味。這也提醒了我,雖然現在網路無遠弗屆,但在偏遠鄉區、在一些資源匱乏的家庭、社會角落,也許仍有許多成長中的年輕小朋友,說不定與我一樣,很喜歡閱讀,也與我當年一樣,都面臨無書可讀的情境。
大家知道,我最近出了一本《創新的人生》。寫作之初,就是希望以自身的經歷,期盼激勵現在手中沒有多少資源的人,只要認真、努力的學習創新,總會有實現夢想的機會。許多周邊的朋友告訴我,他們展閱該書,確實感受到許多正面激勵力量。很令我驚訝的,昨日(5/23)電子信箱中,突然出現一封主旨為"來自孫震的問候”的信,趕緊打開來看,真的是孫震校長的來信。而且信中寫著” 讀完第一章〈百年樹人的農耕式教育〉和第二章〈從田庄到台大〉,並且很快翻閱了一下後面的部分,深受感動,所以趕緊寫這封信表示感謝和敬佩之意。”。孫校長是聘我來台大的校長,得到他的誇讚和勉勵,真是無比的歡欣。
而孫校長的信,也讓我想起,我在新書記者發表會時,曾說過希望兩類人能看到這本《創新的人生》。一類是如前述的,給有心積極向上的朋友們。而另一類,就是擁有資源者、享受社會資源者,希望大家都能成為社會資源的生產者,而不只是社會資源的消耗者。我致詞時,是這樣說的: 「 神佛給我們這個位置 ,給我們這些資源, 就是想要透過這個位置去幫助這個社會。 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期待, 神佛也可以隨時把這個東西拿走。」。我衷心希望,擁有資源時,要常常心想,這都是神佛要透過自己的位置來幫助更多人!。《創新者的解答》那本書的作者Clayton Christensen ,受邀在TED 演講 “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”時,也這樣說: 「上帝不會找個會計師來計算你的績效,他會問你”我把你放在世界上的這個位置上,哪些人因為你的幫助變得更好?”」
源於這些啟發,以及心繫無書可讀的小朋友們,我將於近日起自行買些書,捐贈給一些偏鄉或弱勢區域的單位或機構,希望能將正面的力量,透過書籍傳遞到那些小朋友手中,期盼能因閱讀,激發他們從內心培養認真向上的積極態度,讓有目的學習的動力,從小時候就能深植在他們心中,讓教育成為他們提升的力量。歡迎擁有資源的朋友一起來做這件事,或者也請轉告我哪裡最有需要,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,共同擴大社會正面力量,讓下一代變得更好,讓社會變得更好!